我省研发智能养老机器人入选国家级试点
所属分类:机构动态 来源:镇江12349平台
随着我国“银发浪潮”的到来,如何让养老服务更智能、更人性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由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集萃智造”)牵头研发的一款智能陪护机器人,成功入选国家级养老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成为南京市该领域唯一的入选项目。
据统计,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在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能够辅助生活、提供情感陪护的智能机器人正成为业界探索的重要方向。
据集萃智造研发总监吕自贵介绍,这款送选的半人形智能陪护机器人,目前已开发出样机,计划在即将于广西南宁召开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专馆”中亮相。这台样机能够接入阿里巴巴AI大模型,与人进行语音对话,并执行抓取药盒、水瓶等指令。目前,团队正在进一步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丰富调试。
“我们的智能陪护机器人采用半人形轮式底盘结构,在保持亲和外观的同时确保运行稳定性。配备专业的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遇突发情况可立即预警。此外,内置丰富的娱乐功能模块,可进行歌舞表演、趣味聊天、故事讲述等多样化互动。”吕自贵介绍。
与常见的程序化机器人不同,该机器人的一大技术亮点在于其模仿学习能力。“我们通过低成本遥操作平台+多模态传感器,让机器人能够观察并模仿护理人员的动作,快速掌握喂药辅助、物品递送、轻扶起身等精细化服务技能。”吕自贵举例说,机器人可以通过模仿人类护工的轻柔动作,学会如何安全地帮助老人从床上坐起,避免因力度不当造成不适。这种“手把手”式的学习方式,让机器人不仅能高效执行任务,还能适应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养老场景复杂多变,老人需求时刻不同。机器人还应用了强化学习算法,使其能在与老人的实际交互中不断“试错”,并根据反馈调整自身行为策略,以寻找最优服务方案。
在防跌倒监测场景方面,机器人能通过长期观察老人的步态和活动习惯,提前预测风险并主动提供支撑。同时,在个性化陪伴场景方面,机器人能根据老人的情绪反馈,如语音语调、表情变化等动态,调整聊天内容或娱乐活动,让陪伴更贴心。
对于此次入选国家级试点,吕自贵表示,这标志着项目的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获得了认可。公司将继续深耕智能养老领域,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半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智能化水平,为更多老年人提供贴心陪伴与专业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