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惠变普亏:社区老年食堂不能沦为“面子工程”
所属分类:机构动态 来源:镇江12349平台
一份素菜2元、一份小荤3元、一份大荤5元……近几年,不少地方尝试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但调研发现,有些老年助餐点、老年食堂处境尴尬,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江苏启东市“为民大食堂”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厨师和服务员工资、菜品采购、水电煤气费等刚性支出每月六七万元,按平均每天服务150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费10元至15元计算,一个月的营业额只有五六万元,即使场地由街道(镇、村)免费提供,地方政府给一点补贴,时常也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窘境。
据媒体报道,以2023年为例,当年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超过1700家,但与此同时,部分食堂停止了经营,遍及北京、西安、沈阳、杭州等多个城市,有些食堂甚至开业不足两个月即关门,上百位老人预付卡无法退款。
记者调查发现,中部某省老年食堂亏损面达到61.77%;江苏苏州共建成助餐点2059个,但实际运营只有913家,其中有一半助餐点处于亏损运营状态。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曾对40家老年餐桌机构开展典型调研,结果显示,有55%的食堂经营机构表示,餐费价格很难与成本同步,亏损缺口有加大趋势。
-01-
为啥亏:需求与供给脱节严重
餐饮经营没有秘密,无非就是控制成本和增加收益。跟市场化的餐饮企业相比,社区食堂具有更强的公益属性,价格实惠是王道。在开办初期,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往往共同扶持,通过减免房租、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降低成本。但政策红利是有限的,如果不能靠正常经营来覆盖成本,这样的经营模式就难以为继了。
增加收益需要有稳定的客流,但与设想不同的是,实际服务人数远低于预期。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调研发现,苏州老年助餐理论供客量为12万人,日均实际服务量只有2.4万人;无锡宜兴助餐服务中心(点)日均服务人数约为3100人,仅占全体老人的1.22%;青岛2023年985处助餐机构服务95万人次老年人,平均每处每天仅服务3人次。
定位不准,高估客流。老年人是一个年龄跨度较大的群体,需求各异,不少老人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并没有一日三餐外包的习惯。因此,社区食堂的刚需对象是那些高龄的、独居的或自理能力不足的老人,这部分老人有多少,在办食堂之前需要准确摸底,否则有可能高估了客流。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全覆盖”,盲目扩张社区食堂数量,导致供给远大于需求。
只靠补贴,经营策略单一。有些社区食堂过于依赖政府补贴,缺乏市场化运营机制,为了节省房租,选址不考虑经营需要,不从顾客的便利性出发;长期打低价牌,在菜品质量提升和花样翻新上,供给不足。餐饮是市场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面对周边生龙活虎的小餐馆、快餐店、面条馆……客人们很快就失去再来的兴趣。
福利泛化、资源浪费。社区食堂的政策红利目前还不能做到全民普惠,政府的托底式服务应重点保障低收入、高龄独居等困难群体。可是,目前的补贴方式是补贴运营,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困难群体,都享受了低价“福利”,老人们的收入水平、经济条件不尽相同,这样的补贴方式是最不经济的。
重视政绩,忽视实际需求。社区食堂的定位是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又便宜的食物,基础性普惠制是其特色,标准过低过高都不符合其定位。相比于砸锅卖铁,倾囊相助,一阵风、运动式的福利,量力而为、细水长流更可贵。有些地方比拼菜价、比谁场面大、谁装修更漂亮,入不敷出,导致经营压力大;有些地方拍脑袋决策,分解指标,明明不具备条件的也开设了,布点不合理导致前来就餐的人不多,食堂经营难以为继。部分较发达地区还存在政策攀比,导致“福利泛化”。社区食堂价格本就低廉,有些地区提出老人就餐免费,有违民生福利“兜底性”原则。这些都是导致亏损,偏离民生轨道的重要原因。
-02-
怎么办:牵住“牛鼻子”,不再“铺摊子”
王德福等专家建议,依据生活自理能力、经济承受能力等能力指标,对辖区老年人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不宜以僵化的年龄标准划定范围,额外新增更多补贴。
不少地方简单追求助餐场所覆盖率,任务指标层层下达至基层。实际运营中,农村地区老人、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群体有刚性就餐需求,但目前就餐服务针对这些人群的覆盖率还较为有限。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晓慧建议,改变当前供给格局,控制集中就餐食堂数量,侧重发展相对成本低、灵活性强的送餐服务。
有专家建议,对已建成社区食堂开展全面摸排体检,缺乏运营条件的及时撤并或转型。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引导力度,防止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为了政绩搞“福利攀比”,发掘“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运营经验。
业内人士称,在让老年人吃好饭的基础上,如何寻找赢利点,提高社区食堂存活率,是经营者们需要思考的难题。一些社区食堂正在积极尝试转型和升级,延伸出更多可盈利的业务线。
"开店容易守店难,依靠政府补贴绝不是长久之计。"一名社区食堂经营者程先生介绍,目前在政策支持下,房租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水电费用也按民用收费标准收取,也大大降低成本,但仅仅依靠这些,社区食堂盈利仍十分困难。因此,经营者需要摸索出更多可持续运营模式。
程先生称,在政策允许的经营范围内,社区食堂可引入更多的网红餐饮品牌合作,吸引年轻群体,使受众从"老龄"到"全龄",挖掘更多的客群。同时可以延伸更多业务,例如生鲜超市、老年驿站、康养业务等。多地的政策中,均提及保障对象以老年人为主,允许在满足老年人就餐服务需求的同时向社会开放。
上海某餐饮集团的社区食堂项目工作人员林女士告诉记者,在保障公益性、共享性基础上,社区食堂需要建立自我造血机制,坚持专业化的市场运营,挖掘上班族、独居青年、双职工家庭等更多潜在客群,引入其他业态搭配,从而实现长期健康运营。
林女士认为,一些社区食堂还尝试着从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入手,利用时间差,提供健康讲座、体检服务,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活动、讲座、社区议事等。
-03-
需反思:民生工程不能成为“面子工程”
在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社区食堂面临诸多挑战,但是有政府支持、享受政策优惠和补贴的社区食堂,自带价格优势与引流优势,再通过模式创新和多元化服务,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社区食堂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生动体现。但是怎么办,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
民生不是攀比,不是比谁定的菜价更便宜,谁给的补贴更多。好的民生工程不会一味地追求便宜,贵在长期的坚持,如果只能坚持一阵子,最终形成巨大的亏空,老百姓的福利又能享受多久?谁来收拾残局?
好的民生工程也不能只靠补贴活着,要能自己养活自己,形成良性循环。如果需要大量补贴才能维持,没有补贴便活不下去,变成公共资金的沉重负担,挤占了过多资源,反而不利于社区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
可持续性发展远比单纯的福利比拼更符合市民的长期利益。从这个角度,适当才是最好的,不必摆大锅饭、开免费午餐,维持一个合理的菜价就好。摊子也不宜铺得太大,要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有需要才设立,要不然很容易造成公共资金的浪费。
用不计成本的投入换来的所谓口碑、美誉,却忽视了内涵,重名声不重实质,只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是老百姓需要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