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应当如何建立应急管理体系?(超级实用)
所属分类:机构动态 来源:镇江12349平台
养老机构是老年人集中生活居住的场所,一旦发生疏忽或者紧急情况,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养老机构建立起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那么,养老机构应当如何建立应急管理体系?一套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都包含哪些内容?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本文分享的应急管理体系主要便于养老机构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类突发事件。包含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处置、事后恢复、应急保障、宣传与培训、评估与改进的要求。
-01-
组织机构与职责
1.1组织机构
1.1.1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并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工作组,并明确其应急职责。
1.1.2养老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负责。领导小组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应急管理或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1.1.3应急管理办公室宜由养老机构日常负责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承担。
1.1.4应设置若干应急管理工作组,覆盖但不限于现场处置、医疗救护、技术处置、疏散引导、秩序警戒、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工作可由微型消防站、义务消防队或消防控制室相关人员担任,医疗救护工作可由医生、护士担任,技术处置工作可由设备设施管理维护人员担任,疏散引导工作和秩序警戒工作可由护理员、安保人员担任,后勤保障工作可由后勤管理办公室人员担任。
1.2应急职责
1.2.1领导小组应至少履行以下职责:
负责贯彻落实政府部门或上级单位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方针、政策; 负责本单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确定各级、各岗位的应急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负责与政府部门的信息报送,协调与外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关系; 批准实施年度的应急物资配备、应急培训、演练计划,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 组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1.2.2应急管理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的日常管理工作,应至少履行以下职责:
组织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规划和制度;b)组织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工作; 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先期处置; 组织落实应急值守工作; 配备应急设备设施和物资,负责对应急资源调配和管理; 监测机构整体安全运行状况; 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和宣教工作,并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档案。
1.2.3应急管理工作组落实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应至少履行以下职责:
定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和宣教工作,并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现场处置组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抢险救灾工作,防止事件的蔓延扩大,配合消防救援、公安、医疗等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急救处理,联系医疗救护机构进行伤员转诊; 技术处置组负责水电气热、电梯等设备设施的故障抢修、抢险工作; 疏散引导组负责老年人的疏散转移安置工作; 秩序警戒组负责现场秩序的警戒和维护,引导专业救援力量入场; 后勤保障组负责交通运输、通信联络、应急物资、食品等保障工作。
-02-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2.1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应急管理岗位责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应急培训与宣教;
应急值守;
信息报送;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队伍管理;
应急物资管理;
2.2各项规章制度应及时动态更新与归档。
-0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3.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3.1.1应定期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明确以下信息:
风险源的种类、数量、特性及分布情况:
潜在突发事件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责任主体和控制措施。
3.1.2安全风险源辨识建议清单参见表A.1。
3.1.3有装饰装修、改造等改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DB11/T 945.1的有关要求。施工前应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划定安全区域,做好老年人转移安置方案。
3.1.4在开展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危险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在作业过程中,应符合DB11/T 535的有关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与现场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应急救援装备。
3.1.5应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
3.1.6应将风险信息予以公示,可采用安全培训等形式,让员工熟知;对于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应在风险源附近醒目位置张贴风险源种类、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风险管控措施、责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3.1.7在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风险控制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持续密切监测相关风险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3.1.8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养老机构,应按照GB/T 36742的有关要求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根据气象部门的气象监测实况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2隐患排查治理
3.2.1应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范围应符合DB11/T 535和MZ/T 032的要求,涵盖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燃气安全、疏散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危险作业安全等内容。其中火灾隐患排查还应符合GB/T 40248和DB11/T 2103.2的要求。
3.2.2应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标准或排查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
3.2.3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宜包括以下场所和部位:
老年人居室、活动场所;
医疗场所;
消防控制室;
配电室;
锅炉房;
供氧站或供氧设施;
燃气间;
弱电机房;
厨房;
员工宿舍;
避难间;
疏散设施;
电梯;
有限空间;
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集中停放、充电场所。
3.2.4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内容包括隐患情况、产生原因及后果分析、整改措施、应急预案、资金、完成期限、整改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完成情况等内容,形成隐患问题“检查、上账、整改、销账”闭环管理。
3.2.5隐患排查治理结果应定期向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通报。
3.2.6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监控和防范措施,必要时应派人值守。
3.2.7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新的风险时,应纳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04- 应急预案管理 4.1应急预案构成 4.1.1应结合本单位的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4.1.2养老机构应急预案建议清单参见表B.1。
4.1.3单位内部应急预案之间应相互衔接,综合应急预案以及较重要的专项应急预案还应与属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4.2应急预案编制
4.2.1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4.2.2应急预案编制前,应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应急资源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应急资源;本单位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针对存在的风险可采取的监测、监控、报警手段等;
外部可用资源:上级单位、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可提供的应急资源,可协调使用的医疗、消防、专业抢险救援机构及其他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等。
4.2.3应急预案的内容应符合GB/T 29639的有关要求。灭火和疏散应急预案编制还应符合GB/T 38315和DB11/T 2103.2的要求。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应符合GB/T 33942的有关要求。
4.2.4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应当编制专门的疏散和安置方案,明确负责每个老人疏散的工作人员。
4.2.5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在机构内发布。
4.2.6应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做出结论。
4.2.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归档: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评估报告结论认为应修订的。
4.3应急预案演练
4.3.1应制定年度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中灭火和应急疏散等专项应急演练还应符合DB11/T 2103.2的要求。
4.3.2应急演练的准备和实施应按AQ/T 9007的要求执行,包括计划、准备、实施和评估总结。
4.3.3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按AQ/T 9009的要求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4.3.4应急演练应覆盖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处置的各类工作人员,部分演练宜设置老年人参与。
4.3.5宜与周边单位、社区微型消防站及消防救援机构、医院等建立联络机制,开展联合演练。
-05-
应急处置
5.1宜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监测预警,汇总、分析、处理突发事件类别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5.2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通报应急管理办公室值班值守人员,同时视情况进行先期处置。
5.3应急管理办公室值班值守人员应将突发事件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等内容通知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和领导小组组长。
5.4应急管理办公室在接报突发事件后,经领导小组负责人批准后按规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5.5信息报告内容要简明准确、要素完整、重点突出,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原因、事件类型、伤亡和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危险程度、发展趋势、潜在次生灾害、处置措施等。
5.6领导小组接到信息报告后,应根据情况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指挥,并按照规定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续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进行终报。
5.7应急管理办公室应立即通知各应急管理工作组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开展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将突发事件处置的新进展和衍生的新情况等重要信息上报领导小组。
5.8应急管理工作组应采取相应行动,集合应急人员,领取应急物资赶赴事发现场,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方法、技术措施等开展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5.9接到自然灾害预警时,应启动预警响应,做好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技术处置组应检查配电室、地下室、建筑外墙、门窗等重点场所和部位,开展加固、抽排水等工作,疏散引导组应将老年人转移疏散至安全区域,后勤保障组应保障应急物资、应急食品供应。
5.10火灾事故处置应符合DB11/T 2103.2的有关要求。
5.11发生水电气热、电梯等工程设备设施事故时,技术处置组携带抢修工具、设备组织实施抢修作业。
5.12可与相关单位建立应急联络机制,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持。
-06-
事后恢复
6.1应急处置与救援结束后,领导小组应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下列事项:
保护事件现场;
调取事件证据;
协助事件调查;
安置或转移人员;
安抚相关人员。
6.2应急处置结束后,领导小组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07-
应急保障
7.1人员保障
7.1.1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至少1人。
7.1.2应安排应急值守人员不少于2人,实行24小时值班,可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
7.1.3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
7.1.4宜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但不限于:
微型消防站或志愿消防队;
工程抢险队伍;
疏散引导队伍;
医疗救护队伍。
7.1.5应急队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定期组织训练。
7.1.6应建立应急队伍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应急队伍组成、应急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记录等,建立应急队伍人员必备信息,包括姓名、部门、职位、职责、联系方式等。
7.1.7结合本单位的应急能力,宜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救援协议。
7.2物资保障
7.2.1应根据实际情况储备消防、防汛、工程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和生活救助等常用物资和装备,满足养老机构应急工作需要。
7.2.2应急物资配备建议清单参见表C.1
7.2.3应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形成相关记录,保持应急物资性能正常有效,并在有效期内。
7.3技术保障
7.3.1应具备相关信息化系统,以满足日常监管和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
图像监控系统;
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7.3.2应急管理办公室应配备固定电话、传真、电脑、一体机等硬件设备。
7.3.3应定期对值班室硬件设备和网络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通信网络随时畅通。
7.4设施保障
7.4.1应对建筑消防设施实施维护管理,并应符合GB 25201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维护管理应符合GB 25506的规定。
7.4.2应每年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7.4.3应定期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进行检测。
7.4.4养老机构的避难间不应占用。避难间内设置的消防软管卷盘、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疏散照明及防火门窗等应保持完好有效。
7.4.5楼梯间附近应设置楼层平面示意图,楼梯间内应设置楼层标识,疏散走道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
7.4.6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应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7.4.7外窗不应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或防护网等障碍物,确需设置的,应留有应急逃生窗口。
7.4.8应建立应急设施和场所台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施和场所:
疏散楼梯;
消防设施;
应急电源;
人防设施。
7.4.9应定期对应急设施和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
-08-
宣传与培训
8.1宜通过张贴标语海报、发放刊物、播放事故案例视频、举办安全文化活动、新媒体等形式向入住老年人宣传安全和应急常识。重点提示事故风险、安全疏散路线、用火用电安全常识等。
8.2应制定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应急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纳入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作业岗位安全风险情况;
消防安全培训;
应急自救、互救、避险逃生知识与技能;
应急预案、岗位应急知识教育、现场应急处置的程序、要点与方法等;
应急设备设施与工器具使用、检查检测、维护保养的要求、要点与方法等。
8.3应急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及应急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AQ/T 9008的规定。
8.4可通过编发培训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工作研讨、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培训。
8.5从业人员在入职、晋升、转岗时,应接受应急教育培训,确保掌握满足所在岗位要求的应急知识与技能。
8.6应急教育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09-
评估与改进
9.1养老机构宜每年至少对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1次自评。
9.2可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资料审核、现场评定等方式对养老机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展开综合评估。
9.3宜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养老机构应急管理体系运行质量,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养老机构的应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