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型商场怎样建设,“上海经验”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机构动态 来源:镇江12349平台
如今,越来越多商场开始为老年人打造舒心的购物环境,这不仅需要贴心的设施,更要充满温度的服务和热闹的社交氛围。就像上海的静安合生MOHO,不仅在门口修了轮椅能走的坡道,卫生间装了带扶手的坐便器,还特意多摆了带靠背的椅子,走累了随时能歇脚。餐饮区也换成了清淡的粤菜、浙菜,连擦手纸的位置都按老人的习惯调整过,这些细节让逛商场成了轻松事。

硬件设施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服务。比如设立“长者服务中心”,能借轮椅、测血压,工作人员会主动帮老人调手机字体、教用自助机,说话时耐心又亲切。像中海环宇城的员工戴着“长者友好”徽章,专门帮老人解决数字难题,连86岁的老奶奶都敢去电玩区打游戏,因为有人手把手教。这些服务不把老人当“特殊群体”,而是当成需要细心对待的朋友,让他们逛得有尊严。

商场里还得有能交朋友、找乐子的地方。“百联繁花里”就像个热闹的社区,老人们上午学香牌制作、玉文化鉴赏,中午一起吃饭,下午看脱口秀,整天都和老伙计们在一起。静安合生MOHO的“百元一日聚”更划算,花一百块就能吃两顿饭,还能唱KTV、打牌,比待在家里有意思多了。这些地方不只是卖东西,更像是老年人的“第二个家”,大家在这里聊天、学习、玩闹,连服务员都成了熟人,难怪老人们愿意常来。

现在上海出台了专门的建设指引,要求商场在台阶处修坡道、座椅要带扶手,还鼓励办健康讲座、沪语沙龙这些活动。但好商场不用挂“老年专用”的牌子,而是让年轻人和老人都能自在逛。就像环球港既有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店,也有老人需要的适老化设施,一家三代能各得其乐。毕竟,老年人想要的不是“专属标签”,而是不用麻烦别人、能和大家一起享受生活的自在。
说到底,老年友好型商场就像一位细心的晚辈,知道老人走累了需要椅子,看不清价格要放大标签,孤单了想找人说说话。从一张防滑的地砖、一杯免费的热水,到一场热闹的书画课、一次耐心地帮助,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让老年人愿意走出家门,在商场里找到快乐和归属感。这样的商场,不仅是购物的地方,更是装满笑声和温情的“幸福空间”。
